“企业刑事合规的理论与实践论坛”在京举办
3月14日,“企业刑事合规的理论与实践论坛”在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举办。
本次论坛共分为“理论”“实践探索”和“落地”三个主题,由北京大学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商业犯罪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法律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和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把刑事合规的主题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他认为要从理论、实践和立法三个方面解放思想,并提高从犯罪预防的高度认识合规研究、把合规研究和国家治理能力及国家治理体系相结合、从为企业营造合法环境的高度看待合规的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指出,刑事合规制度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一种刑事法律防范的良性循环机制,他对星来律师事务所开创刑事合规业务表示认同和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远煌认为,首先,刑事合规并不是传统的企业合规,也不是企业合规的分支,其实质在于帮助企业构建足以抵御刑事风险的内控机制,这与部门法意义上的刑事合规存在根本不同。进而应该将刑事合规定义为传统企业合规的再造,是后者的升级发展形态,是一个包含了传统企业合规、而又高于传统企业合规的概念。刑事合规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在于通过制定或者实施刑事合规计划,避免企业卷入刑事法律风险,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他认为一个有效的合规计划应当满足至少四个条件:一是基于对企业刑事风险的深入排查而提出;二是基于对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企业规模治理现状等量身定制;三是覆盖企业全部业务环节;四是动态、不断更新。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旭东主要谈了三点感想:一是关于刑事合规的概念,不妨将其扩大理解为法律风险的防范;二是刑事合规与公司治理的目标紧密关联;三是公司治理中应该构建有关刑事合规的制度体系,学界还应加强进一步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邓峰介绍了中国企业合规的实践。他建议,应当由刑法学者和公司法中的监管问题专家进行对话,就相关经验进行补充和完善。
与会的其他嘉宾也进行了深入热烈的研讨和交流。
论坛结束后,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举行了开业典礼和聘请顾问仪式,并发布了“星来智引——企业刑事合规指数1.0版本”。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合规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王唯宁介绍,这款产品立足于智引营商、法治等环境指数的数据研发,充分结合资深刑事法律专家团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行政监管到刑事合规,一体化、一站式地为企业及企业家服务,并根据企业所在地区、所处行业等特点,第一时间精准提供线上线下的合规法律服务。
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珺介绍了星来律师事务所,该所将遵循“星火燎原,法治未来”的所训,以星星之火,燃起中国的法治之梦。
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赵运恒介绍,星来律师事务所将企业合规法律服务定位于主要业务方向,一方面从多个专业领域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复杂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协助促进企业及企业人员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法治化水平,同时助推正在试点适用的合规不起诉政策。
编辑:韩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