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

江西律协发布江西律师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报告

来自:长春市律师协会 发布时间:2016.08.19

 

 作者:江西律协   来源: 新法制报
 
  原文按:近年来,全省律师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紧扣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设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着力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8月16日,省律师协会独家授权本报,联合发布《江西律师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报告》。旨在增进社会对律师行业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增强律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职责使命感,不断总结工作、促进事业蓬勃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全省律师事业良好开局。




  省律协举办“法治江西建设与律师法律顾问服务专题论坛”




  江西十大法治人物颁奖现场

 


 “公益律师”进社区

  【行业发展篇】

  全省注册社会执业律师4736名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协的指导下,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大力推进律师工作,全省律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至2016年7月底,全省有律师事务所420家,其中,合伙制律师事务所267家,国资律师事务所82家,个人律师事务所66家。律师队伍发展壮大。截至2016年7月底,全省注册社会执业律师4736名,提前实现了每万人口中有一名律师的历史性突破。其中,专职律师4160名,兼职律师310名,公职律师11名,公司律师55名,法律援助律师200名;博士67人,硕士、双学位学士553人,法律专业本科3229人,其他专业本科338人,法律专业专科385人,其他专业专科62人,专科以下22人。

  担任法律顾问14176家

  “十二五”时期,全省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数,办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数量保持平稳态势,基本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其中:截至2015年底全省律师担任法律顾问14176家,比2011年增长70.42%;全省律师办理刑事诉讼辩护及代理14085件,下降49.7%;全省律师办理民事诉讼案件代理47107件,增长40.4%;全省律师办理行政案件诉讼代理1191件,下降14%;全省律师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13127件,增长61.7%;全省律师咨询和代写法律文书147125件,增长33.63%;全省律师收费53140.331万元,增长22.9%。 “十二五”以来,我省律师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型业务。目前开拓的新型业务有:新三板、城投债、中期票据、短融券、小贷公司、基金、风险投资、强制清算、可转债、境外融资等。

   【队伍建设篇】

  建立宣誓制度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省司法厅、省律协始终把律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执业道德、业务能力建设,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高素质律师队伍。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和首要任务。在全省律师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依法治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了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当好党组织书记”为主题的律师事务所党组织书记培训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律师思想政治与执业纪律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律师坚决拥护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出台《江西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做忠诚、为民、法治、正义、诚信、敬业律师”为主题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宣传活动,建立了律师宣誓制度,深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坚持把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合起来,做到“凡训必讲职业道德”,不断增强律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自觉性。

  开办律师讲堂拓宽执业领域

  在律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制定出台《江西省执业律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律师继续教育工作。坚持每年为全省每一位执业律师购买全国律协网络培训课程和《北大法宝》法律信息检索系统。

  开办江西律师讲堂,聘请全国和省内知名学者和律师就知识产权、政府法律顾问、招标投标、互联网法律问题、建筑施工纠纷实务、民间借贷纠纷等法律实务问题开展讲座。不断丰富实习律师集中培训内容。

  近年来,随着实习人员不断增加,培训时间从每期5天延长至10天,及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重点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基本规范和法律实务的培训。与此同时,先后选派十多批次律师参加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组织的县域律师事务所主任培训、青年律师培养示范性培训班、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等专题培训,选派律师参加省商务厅、省保监局等行业主管单位的行业培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技能,增强了感情。“十二五”以来,省律协共举办律师培训35期;举办江西律师讲堂共19讲,共培训2.1万余人次。

  加强对律师执业的指导。2015年初,启动“以案释法”系列丛书编纂工作。省律协道路交通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面向全省征集了42个疑难、复杂、典型的道路交通诉讼案例,编撰了《道路交通典型案例选》。省律协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征集文章70篇编入全省刑事辩护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辩坛拾萃》。2015年,省律协常务理事组成六个组分别赴全省各设区市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拓展律师执业领域。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省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发起并由南昌仲裁委同意,成立了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南昌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为当事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一条司法、行政之外的新的有效途径,为我省知识产权仲裁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进一步推动了江西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体现了江西知识产权工作的前瞻性和务实性。

  强化行业互助帮扶青年律师成长

  为了降低律师执业风险,强化执业保障,五届省律协理事会为全省执业律师购买了执业律师执业责任保险,保险费用全部由省、市律师协会按比例从收缴的会费中开支。出台《关于帮扶青年律师健康成长的若干措施》,对首次执业不满28周岁青年律师个人会费缴纳和继续教育培训费用实行“一免二减半”政策(执业第一年个人会费和继续教育培训费用全免,第二年减半缴纳),设立30万元“青年律师成才扶持奖励项目”,加强对青年律师的执业辅导和业务指导,争取各级法援机构多安排青年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13年至2015年,全省共有331名律师享受“一免二减半”政策。为贯彻以人为本精神,救助危困律师,增强行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五届省律协理事会制定了《江西省律师协会会员救助管理办法(试行)》,对因执业、履行职务、见义勇为发生伤亡或者患重病、遭遇自然灾害发生经济困难的,给予一定的救助金。截至目前,已向45名律师发放救助金20.05万元。

   【服务大局篇】

  充分发挥职能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近年来,全省广大律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配合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广泛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和法律援助,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服务国有企业改革。全省律师围绕国有股权出让、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债转股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针对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帮助国有企业处理产业整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事务,规范治理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建立健全法律维权机制,妥善处理法律纠纷,切实维护了国有企业信誉和经济权益。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全省律师围绕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昌九一体化、南昌市地铁建设等中心工作、重点工程,为政府项目投资提供法律服务,承办了南昌市地铁项目、江西核电项目前期、江西峡江水利工程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的法律事务,为项目的招商引资、招投标、贷款提供了谈判、合同审查等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服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成立了省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律专业委员会,举办了“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法律服务专题论坛”活动,征集服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论文300多篇,将一些有实质性意义的论文成果进行转化,积极为各级政府建言献策。2014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省律协及时组织律师进行研讨,提交了书面修改意见,其中关于法律责任的部分意见被采纳。

  积极建言献策助推法治江西建设

  全省律师积极参政议政。截至2016年6月底,全省律师中共有1575名中共党员,317名民主党派。共有162名律师担任了“两代表一委员”。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律师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从律师发展、法治建设、社会保障、公共社会秩序、学校教育、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共提出提案建议300余件。

  参与立法工作。我省律师开展国家和地方立法论证,提出的许多具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被有关单位采纳。2012年省律协先后组织召开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适用、《著作权法》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江西省的《江西省反窃电办法》修改、《江西省审计条例(草案)》、《房屋登记管理条例(草案)》、《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条例(草案)》、《消法》等11个立法专题论证会。派员参加了全国人大来赣调研座谈及省人大立法论证会。 2013年,组织律师对司法部《关于律师刑事辩护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江西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草案)》、《江西省企业权益保护条例》进行论证,指派律师参加了《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座谈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题调研座、《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座谈会。2014年,指派律师参加了我省《江西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立法工作,参加了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如何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相关的专题调研。2016年,省律协组织两批次律师参加了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征求《民法总则(草则)》修改意见座谈会。

  参与行政决策发挥“智囊团”作用

  全省律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积极推动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律师共担任市级政府及政府部门法律顾问597家,县级政府及政府部门法律顾问3911家,乡镇政府法律顾问1534家,村居法律顾问10708家,还有400余名律师担任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全省律师为具体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4927件,参与重大项目谈判887件,参与应对突发事件2750起,参与起草、修改或审查规范性文件1895件,参与法治宣传教育2185场次。 2014年12月16日,在深化平安江西建设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强卫为首届江西省法律顾问团成员逐一颁发法律顾问证书,其中顾问团成员有17名资深执业律师。省法律顾问成立以来,为省领导机关9件地方性法规提供了法律论证,代理了省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3件行政复议案件,参加了省人大组织的立法论证会11次,为省领导机关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重点企业改革文件、重要框架协议等事项提供书面论证意见68次,向省领导报送专报1次。

   【社会责任篇】

  提供法律服务当社会矛盾“减压阀”

  我省律师服务平安江西建设,积极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参与信访调解,息访罢讼,深入基层,走近社区和村镇,“零距离、面对面”地为群众“坐堂问诊”,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免费提供法律服务,调处矛盾纠纷,努力推动城乡律师服务均衡化。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律师事务所组织律师到乡镇(街道)及村(居)、社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3万余人次,协助调解民间纠纷1.08万余件,调解突发群体事件700余件。仅2015年,就接待群众来访5801件,引导走诉讼、仲裁等法律途径862件,参加信访值班1238人次,期间还多次陪同省、市领导共同接受信访。

  情系困难群众办法援案10万余件

  我省律师始终关注民生,心系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公益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省将省律协农民工维权指导中心升级为江西省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从单纯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转变为向农民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自成立以来,该中心提供咨询4786件,办结案件1208件,挽回经济损失2086多万元。尤其是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中心律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十二五”以来,全省律师为困难群众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6907件,其中刑事诉讼案件16457件,民事诉讼案件40860件,行政诉讼436件,非诉讼49154件,共涉及10万余名群众,为群众避免或挽回损失共计271026.73万元。

  坚持公益普法宣传120多部法律法规

  坚持十年开展“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共408场,参与律师共1800人余次,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1960余人次,在全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16年上半年举办了“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23场,主要涉及咨询的法律问题有:婚姻、继承、房产、消费者维权、劳动等方面的问题。2016年活动延伸到设区市,分别开展了公益律师进社区新余、吉安、抚州、萍乡、上饶、宜春六个专场,为学生、工人、残疾人、离退休人员等重点人群释疑解惑,宣传普及了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等与社区群众密切关联的120多部法律法规。

  全省律师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信访局、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妇联等单位组织的公益法律服务。不少律师参加了由省律师协会和团省委共同建设的“我帮你青春工作室”,为青少年法律维权、心理咨询和爱心助学等提供志愿服务;很多律所和律师开展了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给贫困学生捐资助学、节假日看望慰问孤寡老年人等多种形式公益活动。江西省公益律师群体因此获得2013年度“江西十大法治人物”荣誉称号。 “十二五”以来,全省律所、律师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采取举办法治宣传讲座、开展义务法律咨询、组织法律业务培训等方式,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村居社区举办法治宣传活动900余场次,参与律师1.6万余人次。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范卫权律师在全省第十三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表彰大会上,被评为2011年至2015年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律师党建篇】

  探索律师党建新路成立181个党支部

  近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管律师的原则,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律师行业党的建设,涌现了南芳律师事务所、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豫章律师事务所、姚建律师事务所、东太律师事务所等一批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作用发挥好、社会形象好的律师事务所党组织,探索了一条“以党建促所建、以党务强业务、以党风带行风”的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新路,有力促进了我省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理顺律师行业党组织领导体制,成立了省律师协会党委,各市律师协会成立了党组织;县(市、区)律师党组织由所在县(市、区)司法局党组织领导,实现了律师行业党的组织领导体制由属地管理向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全省建立律师协会党委3个、党总支10个。加强律师协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省律师协会党委书记由分管律师工作的厅领导担任,各设区市律师协会党委(党总支)书记由分管律师工作的局领导担任。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市律协党委(党总支)还设置专职副书记,专门负责律师党建工作。其次,实现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全覆盖。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健全了律师事务所党组织。截至2016年3月底,全省共有律师事务所410家,设立律师事务所党支部181个,其中:单独党支部87个,联合党支部94个,挂靠党支部71个。现有律师4736人,其中党员律师1536名,占34%。

  提升党员律师素质“五个率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全省律师行业把党员律师教育培训纳入律师整体培训计划,坚持每年举办律师党务工作者、党员律师或律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先后培训党员律师、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组织负责人420余人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律师政治素质和“三个自信”。

  同时,切实加强党员律师管理。自主开发了全省律师管理平台,完成党员律师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律师登记和档案管理、组织关系接转以及外出执业情况报告等制度,积极探索党员律师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形式,切实加强党员律师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律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五个率先”,即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党员率先行动;深入基层“送法”,党员率先投入;律师诚信建设,党员率先垂范;关心弱势群体,党员率先帮扶;开展公益活动,党员率先参与。近年来,基层律师党组织和党员律师主动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积极参加“法律服务进社区”等活动,有效服务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执业环境篇】

  优化发展环境出台意见破解“三难”问题
  • 0431-84659692
  • 2147483647

版权所有:长春市律协会吉ICP备12002983号-1 设计制作:长春纲易传媒有限公司

长春市律师协会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南环城路与千朋路交叉口长春商会大厦9楼邮编: 130022电话:0431-84659692   

维权中心电话:0431-84654018CopyRight © 2021 cclawy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总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