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官首次联手律师开模拟庭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黄洁
“合议庭归纳一下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称与被告成立借名购房关系,因被告违约,导致借名购房合同无法实际履行,因此要求解除合同。”
11月23日下午,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开庭审理,该院民一庭3名法官组成合议庭,端坐法台。原被告席上,除了原告和被告本人外,各有两名身着律师袍的代理律师出庭。在法官的主持下,整个庭审程序严谨规范。
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案件审理,而是一次由法官和律师配合开展的模拟庭审。原被告双方、双方代理人及证人均由北京东城、西城两区律师协会的律师和工作人员扮演,但庭审程序完全按照真实的案件审理程序进行。这场特殊的模拟庭审出自北京市法官协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携手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合作,也是法院与律师首度联合举办民事模拟庭审活动。
据了解,为了保证庭审程序规范严谨,此次模拟庭审的这起纠纷,合议庭专门在开庭前组织双方召开了庭前会议,明确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答辩意见,对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了初步质证。庭审过程中,合议庭主要围绕“双方是否存在借名购房合同关系”“解除借名购房合同的情况下,原告的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如何确定”两个争议焦点展开审理。
记者注意到,整个庭审过程中,合议庭法官对程序的把控非常严格,庭上的用语表述等都严谨规范。审理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法庭调查,原被告双方及代理人分别结合证据进行了详尽陈述并展开激烈辩论。庭审结束后,合议庭进行合议并当庭宣判。
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介绍说,这次由律师协会和法官协会共同组织的模拟庭审活动,旨在一步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共同提升法官、律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希望模拟庭审能够成为规范化办案和庭审的教学典范,提升律师出庭代理技巧,规范庭审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开端,北京律师协会将与法官协会继续策划开展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模拟庭审活动。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法官协会秘书长刘毅说,法官、律师在法治建设中既依法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纽带。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举办这样一次活动,是法治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共同加强法治人才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法官协会与北京市律师协会积极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签订了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协议书,互派人员参加各类讲座、论坛、座谈会、论证会20余场,有力推进了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
当天的模拟活动,共有来自北京市三级法院的40余名法官代表和北京律协的130余名律师代表现场观摩。
(原标题:北京法官首次联手律师开模拟庭 共同提升专业素养职业技能)
编辑:韩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