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大进:百姓在哪儿,律师的法律服务就在哪儿
来源:法制网 作者:陈虹伟 买园园 李升
“为困者开辟绿洲,为弱者筑起长城”,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大进的座右铭。
2013年,李大进成为北京市首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律师。自那一刻起,及时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便成为他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年来,他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律师的社会责任。
“从原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的全国政协委员,虽然我履职职责、参政议政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但是我的法治初心不曾改变。”3月7日,李大进在法制网直播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时的“行权”,还是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时的“议政”,都需要时刻心系百姓利益,情牵国计民生。
李大进这份不变的初心,不仅体现在他历年所提出的议案和建议中,也体现在他对律师这份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职业素养的苛求与坚守。
谈及2017年出台的与律师行业息息相关系列司法改革措施,李大进给予了高度评价。
李大进表示,2017年是律师制度改革成果丰硕的一年,这些改革措施犹如一场及时雨,使得律师成为司法行政改革的受益者。
“虽然说此次改革给律师群体带来了机遇,但与此同时更大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李大进说,比如刑事辩护的全覆盖,使得每一个受到刑事追究的人都可以平等地得到律师的辩护,实现了人人都能请得起律师的夙愿,彰显了法治文明的重大进步。但对于刑事辩护律师来说,面对骤然增加的业务量,他们如何在满足全覆盖需要的前提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这是摆在律师行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律师是否具备了完成这些改革使命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专业素质和承载力?面对这样的挑战,律师们是否准备好了?”李大进表示,面对司法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律师行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紧跟司法改革的步伐。律师所提供的法律服务的质量,是由律师自身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所决定的。
“律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是必须要有责任心。这就要求律师无论是借助网络工具提供法律服务,还是以常规面对面的方式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纠纷,也不管案件所涉及的标的大小,对待当事人的委托都应一视同仁。百姓在哪儿律师的法律服务就在哪儿。在律师眼里,百姓的事没有小事。这才是一名优秀律师应该具有的职业操守。”李大进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法律关系趋向复杂,民众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的同时,所涉及的法律纠纷日趋多元,牵涉领域也更为广泛,这对律师的业务能力提出考验。所以,李大进强调,律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时更新扩展自身知识储备,不停地提升职业技能,才能在时代进步的浪潮中奋勇直前。
“律师兢兢业业地为每一位寻求帮助的群众送去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才是对国家和人民期待的最好回应。只有当所有律师达成共识密切配合,共同形成强大合力积极回应司法改革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挑战时,我们才是真的准备好了。”李大进如是说。
编辑:韩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