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律师协会成功举办第一届长白国际经贸法律论坛
来源:吉林省律师协会
2018年5月20日,由吉林省律师协会、吉林大学法学院“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吉林省贸促会、长春市律师协会、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主办,长春市司法局、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办的“第一届长白国际经贸法律论坛”在长春市艾博丽思大酒店顺利召开。吉林省司法厅副厅长禹治洪,吉林省司法厅副巡视员李延,以及吉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哲、秘书长孙晓标等领导应邀出席本次论坛。此外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还有: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任喜荣、吉林省贸促会处长王伟、长春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承伟等。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各级法院、律师协会、各律师事务所等实务界代表和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等众多理论界学者也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
李延副巡视员、任喜荣副院长、王伟处长以及王哲主任相继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禹治洪副厅长和任喜荣副院长共同为吉林大学法学院“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揭牌。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审查与风险防范”,与会嘉宾和参会人员围绕合同设计、贸易政策、纠纷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次论坛由三个单元的主题发言组成。在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风险防范”为主题的第一单元里,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哲主持了该单元的发言和讨论。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晓虹详细分析了欧洲和美国的贸易政策以及相应关税、反倾销导致的货物价格等方面的立法变化以及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影响。延边大学法学院景明浩老师结合当前的朝鲜半岛局势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从涉外审判专业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裁判的国际公信力三方面分析了珲春法院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中可发挥的审判职能。北京市君泽君(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明宇阐述了知识产权在当前的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国企业可考虑的应对措施。与谈环节,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健伟与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海乐充分肯定了发言人对当前的宏观贸易政策与环境的分析,并指出了法律基础知识等专业能力对法律工作者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论坛第二单元由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陈海彪主持,主题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纠纷解决”。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晓燕从国际货物购销合同的案例入手,介绍了中国法院裁决在域外承认与执行的现状和障碍,从律师角度给出了企业及律师在处理相关问题上的高效建议。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海乐提出了设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争端解决条款时应当注意的事项。此外,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薛淼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并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中国司法的应对措施。在与谈环节中,周晓虹副教授肯定了设计争端解决条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寿东分析了实践中出现众多纠纷的原因,并倡议大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奋斗。
论坛第三单元由吉林省法官培训学院教务部主任蓝贤勇主持,单元主题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审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田洪鋆总结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并介绍了其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企业法务人员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法律服务责任。原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法律顾问高庆东就技术许可形式的由来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相关合同条款的特点和风险。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研究生丛俊骐则总结了CISG规则下卖方根本违约时的风险转移问题。与谈环节,赵海乐副教授表示从本次论坛中收获颇多,并认为当前的国际贸易局势对法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通力合作,共同探讨解决当前困局的出路。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孔祥鑫认为研究“一带一路”应注重社会成本。
本次论坛在各主办、协办单位的支持下,各与会人员的积极配合下顺利闭幕,论坛的精彩内容也引发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开端,打开了吉林省“一带一路”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韩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