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司法局组织引导律师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律师的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搭建服务企业平台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
广州市司法局成立由100名熟悉经济领域法律业务的优秀律师组成的“百名专家律师‘暖企行动’法律服务团”,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则,并与广州青年企业家“领航”计划等活动实现平台对接,为企业家提供“一对一”陪伴式法律帮扶。截至目前“暖企行动”法律服务团已组建四批,对接服务青年企业家500多名。
广州市律师协会先后与省工商联、省民营企业商会、中新知识城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宽广州律师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渠道。
广州市司法局会同市工信委开展律师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建立中小微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广州市司法局会同市工商联成立“广州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专家团”,先后举办法律风险防控论坛、法律知识培训班14场次,企业受众达2600多人次;举办法律咨询活动8场次,为100多家企业提供现场免费咨询;开展法律宣讲活动5场次,企业受众近1000人次;专家团120多人次参与“送法进商会(企业)”活动。
扩大公司律师试点
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去年以来,广州市司法局以承接省级行政职权事项委托下放为契机,将公司律师试点工作首次扩大到民营企业,建立健全公司律师参与民营企业经营、决策、论证等全方位专业法律服务体制和平台,发挥公司律师、企业法律顾问作用,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企业决策论证,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护等服务,促进依法办企。
今年上半年全市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8267家,办理公司法、知识产权和劳动法的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分别为8304件、1753件。
主动送法进企业
帮助民企破解难题
依托中小微企业资金(司法救助专题)项目,广州市律师深入286家中小微企业开展法律体检,为2000名企业家、法务人员等提供了法律培训,减少中小微企业的法律风险,增强民营企业学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暖企行动”有针对性地为青年企业家举办金融风险防范、资本市场融资等法律政策宣讲会,并现场为企业家答疑,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及时、深入地惠及更多民营企业。
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市场等活动,为荔湾、南沙等区的26个经济联社、农场聘请法律顾问。
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定期深入基层,在开展日常法律服务的同时,积极为村改制公司、经济社提升依法经营能力等提供服务。
积极发挥法律保障和法律参谋作用,参与企业决策论证,帮助企业应对困难挑战、破解发展瓶颈。如:广东一家民营企业为电子产业中覆铜板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收入在同行业位居世界第二。我市律师服务让该企业成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解决了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广州共有5个该类案例入选2017年度广东省律师十大证券法律典型案例。
培养专业法律人才
助力民企国际化发展
着力提高律师服务企业的业务能力,广州市司法局与多家高校合作举办了公司法、知识产权、涉外法律等涉企法律研修班,500多名律师接受为期一周的脱产培训。
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多数为家族企业,在广州市律师协会专门成立家族企业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今年以来依托各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公司法》适用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广州市中小企业法律顾问等30多场讲座和培训。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企业。在全国率先成立“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与自贸区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今年以来开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分享会等20多场专业活动。广州已有6家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8家分支机构。广州律师在泰国设立了第一家中资律师事务所,该所已服务400多家境外中国企业,近日入驻泰国唯一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有超百家中资公司的泰中罗勇工业园,为中企在泰国发展保驾护航。去年以来全市律师共办理涉外法律服务2370件,为622家民营企业提供了涉外法律服务。
改革创新律师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成立全国律师行业第一个营商环境研究机构——广州市律政营商环境研究院,致力于建成广州各行业战略发展、行业治理、营商环境和法治建设课题研究的优质专家智库。
启动“广州律师看营商环境”系列论坛,对广州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起草了《专利法治建议蓝皮书》等法律建议。
在岭南花卉市场、南方茶叶市场创新设立专业市场法律顾问室,探索打通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务专业市场建设。
在全省率先推广律师调查令制度,以多项创新举措破解财产“调查难”,已助约5000个民商事案件顺利取证。广州律师调查令制度在2018“广州法治秀”中以专家评委评分第一、大众评委评分第一成功入选“广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案(事)例”。
【编辑:韩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