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近七十个国家经手三十多国别投资 涉外律师马笑匀结缘“一带一路”
马笑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获公司法与商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金杜(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一带一路”项目跨境律师人才库律师,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调解员,江苏省十佳涉外律师,首批江苏省财政厅PPP专家库专家,江苏企业国际化专家库专家,同时担任江苏省国际商会副会长,南京市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如果说,实地探知多个地域和国度的政治、文化和法律制度,是真正涉足涉外法律服务这一高端律师业务的重要标志,那么迄今为止已走访过“一带一路”沿线近70个国家,经手30多个国别的投资业务,可以称得上了不起了。
因为经常在国外奔走,《法制日报》记者花两个多月时间才约上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青年律师马笑匀。她待人热情、思维活跃,与记者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不时道出自己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执业经验和感悟。
中国民营企业经常是吃亏买教训之后才深知法律服务的重要性
2004年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后,马笑匀进入江苏知名的本土律师事务所——高的律师事务所执业,在一批资深律师带领下,很快展露出涉外法律业务的才能和优势。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与15年前外资进入中国有很多共同点。”马笑匀在为麦当劳投资服务过程中了解到,麦当劳新开任何一家门店,即便公司拥有强大的法务团队,也要外聘律师提供尽职调查报告与意见分析,否则就不能推进下一个进程。反观中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还比较薄弱,经常是吃亏买教训之后才深知法律服务的重要性。
“那些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合法合规意识都比较强,每个环节和模块需要怎样做,都要请律师看一看。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投资风险调查中,特别重视安全、税务、环保、劳动政策法律的调整。”马笑匀说。
去年,马笑匀进入金杜律师事务所。马笑匀说,金杜建立了一支较为娴熟的律师团队,团队成员各有分工,有擅长股权投资并购业务的,有偏向项目融资业务的,也有熟悉跨国公司合规业务的,平均年龄30岁,在跨境投资领域协力配合,精力充沛,经验丰富。
做跨境并购项目至少需要3名至5名有经验的律师,各自把握好专业方向,包括境内上市公司涉及的监管规定、知识产权、金融与融资、反垄断调查、贸易、注册公司配套法律、税收、工程建设等法律法规的尽职调查。
“尤其是尽职调查,有些复杂项目需要一轮、两轮甚至三轮调查,一两个月后出报告,还要进行谈判,从意向落定、交易文件谈判到境内外审批、交割流程,大部分周期都较长。”马笑匀说,尽管一些项目会半途中止甚至放弃,但律师都能从中汲取到经验和养分。
懂得通过法律为跨境投资保驾护航,才能走得更远更持久
马笑匀涉足的中国对外投资项目,不乏国与国之间的重大合作。她印象最深的是确成硅化法国马赛港投资建厂项目。马笑匀率领的律师团队代表确成硅化与法国马赛港口、Kem One公司以及法国投促委进行了为期数天的现场谈判,最终,项目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顺利签约。
前几天,马笑匀代表国内一家银行与法国开发署进行了一笔长期贷款协议的谈判。“谈判主要谈的是主权贷款,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向法国开发署做融资,但涉及到合同约定年限内的汇率波动因素,需要有风险预判,充分掌握国家金融、汇率政策,还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市场询价,尽可能地减少融资成本”。
马笑匀感到,随着劳动力成本、运营成本上涨带来的变化,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发展进入高端产业链的转折点。而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本土产业链的变化密切相关。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成为国际化企业是个趋势,要拿最好的产品和全世界竞争,同时带给全世界消费者最好的消费体验和质量保障。
马笑匀认为,很多民营企业家具有前瞻性,对投资走出去已经布局了5年至10年。但对外投资不能盲目跟风,企业国际化一定要有法律合规意识,要懂得通过法律为跨境投资保驾护航,才能走得更远更持久。
“中国不少民营企业家从经营乡镇企业转化而来,还保留着通过行政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马笑匀说,有些企业家将涉外法律工作指派给办公室主任、财务总监等,缺乏“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思维习惯。
马笑匀的涉外业务经历中不乏这样的企业。“一家企业找不专业的人在某个国家注册登记,推进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了,只能转过头找专业律师团队,反而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她说。
梳理70多个国家投资政策,就投资规划提出合理建议
马笑匀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涉外法律人才面临较大缺口。即使在对外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的江苏,真正具有这一领域专业能力的律师不超过100位。江苏省律师协会为此建立了涉外律师人才库,目前有131位律师入库,但真正有实践经验的并不多。
“这与沿线国家众多,政治、宗教、法律差异大,缺乏实践平台等因素相关。”马笑匀说,多年来她的律师团队梳理了所涉足的70多个国家的投资政策,包括投资行业限制、外商优惠政策、合规经营、劳工制度等方面,使团队在提供基础法律服务之外,能够就投资规划向客户提出合理建议。
2017年,在司法部和全国律协的组织下,马笑匀参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的撰写工作。“我负责的是塔吉克斯坦,虽然都是概括性内容,希望对专业人士有一定参考作用。”马笑匀介绍说,她曾主持江苏省自由贸易园区法律问题研究重要课题,也曾多次受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江苏省商务厅、浙江省财政厅等机构邀请授课。
丰富的执业经历拓宽了马笑匀的视野。“2008年之后金融类业务明显增多,这是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的市场所需。”马笑匀说,律师业务也出现一些新类型,比如股权、信托、结构性融资等。
近年来,马笑匀积极拓展涉外业务,执业领域不仅包括公司投资与并购、银行与融资、私募基金业务,还涉及到工业及智能制造、软件与信息技术、新能源与环保、医疗健康与生物医药等。
跨境投资建园展现旺盛生命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公司在阿联酋设立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及阿布扎比金融牌照申请、锡南铸机竞购意大利IMF公司资产、通用股份3亿美元泰国罗勇工业园投资……说起自己办理的涉“一带一路”服务项目,马笑匀如数家珍。其中,马笑匀律师团队作为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总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项目进程并提供包括项目公司增资、境外架构设计、园区招商引资、金融牌照申请等在内的全方位法律服务。
走访“一带一路”沿线近70个国家、经手30多个国别的投资过程中,马笑匀律师团队与相关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最近,马笑匀将目光放在跨境产业园区法律服务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经济飞跃发展,得益于像苏州工业园区、无锡新区等产业园区的引领。”马笑匀说,现在的“一带一路”跨境投资建园,可以看做是当年外国到中国投资建园的翻版。相信这些产业园区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展现旺盛的生命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韩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