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律师与民营经济共发展
姜周森的书桌上,姜家祖孙3代律师的合影引人注目。
姜周森,是律师制度恢复后的第一代律师,曾推动温州“八大王”案件平反;儿子姜周健律师,曾代理永嘉“民告官”案胜诉;孙子姜周辰律师,曾促成吉尔达鞋业案预重整成功。他们共同见证了浙江律师服务中心大局与民营经济共发展的历史进程。
浙江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马柏伟近日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今年是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近年来,浙江律师切实履行社会职能,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提供全面精准法律服务,助推浙江成为中国民营经济领跑者、模范生。在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
律师行业自身得到发展壮大,律师事务所增加到1536家,律师队伍壮大到2.1万人,行业规范化建设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法治生力军。
服务民营经济开出新药方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占总数的90%。
从2008年开始,浙江在全国首创“法律体检”,组织律师进企业“搭脉开方”,防范风险,成为浙江律师服务民企的一大品牌。
2018年11月,根据司法部部署,浙江将“法律体检”全新升级为“法治体检”。
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郑金都说,“法治体检”是为浙江民营企业开出的一张“新药方”,一字之差,反映浙江律师服务民营经济从防范法律风险上升到企业依法治理的更高站位。如今,全省律师担任4万多家民营企业顾问,帮助民企建章立制,审查各类合同文本,参与经营谈判,完善治理机构,成为民营企业“法律的顾问和经营的参谋”。截至目前,共为企业开展法律宣讲1.2万余场,为21.2万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
澳门豆捞集团总部位于杭州萧山,在全国门店达200多家。
“董事长负责买菜,我负责卖菜。”澳门豆捞集团总经理盛笑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这卖菜的总经理不好当,至少要懂合同法、劳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
“集团坚持依法治企,专门成立法务部门,聘请专业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同时积极参与‘法治体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等专项活动,借助法律服务力量有效解决经营纠纷,防范法律风险,挽回利益或避免损失累计近千万元。”从事餐饮行业20多年,盛笑华对民营企业涉法风险防控深有感触。
相较于澳门豆捞集团这样的规模企业,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弱。在民营经济大区萧山,小微企业占比达三分之二。
萧山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倪国平告诉记者,为服务小微企业,司法局主办了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平台,由专业律师“坐诊”,通过法律讲座、现场咨询、专业化组团、点对点服务等多种形式,让法律之光照耀小微企业发展之路,推动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当企业患了重病,变成“僵尸企业”,律师就成了神奇的魔术刀,为企业动手术,把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三者有机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浙江点金律师事务所承办的浙江南方石化工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就是典型一例,还入选了全国法院2018年度破产管理十大典型案例。
服务涉外经济迎接新挑战
浙江是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浙江律师主动迎接全球化新挑战,启动涉外法律服务新引擎,为浙商“走出去”保驾护航,为“一带一路”提供法律服务。
浙江省律师协会秘书长陈三联介绍,依托实施“三名工程”,浙江培养了一批优秀涉外律师,护航浙商走向全球。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律师联合会发起团体会员,浙江推动成立179个“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团,常年开展外贸预警示范点和外贸企业巡回服务,57名律师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22篇案例入选全国律协优秀涉外案例库。
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东北角,蔚蓝的海湾里静卧着大摩拉岛,一座现代化石化产业基地正在这个小岛上崛起。
这是浙江恒逸集团在文莱投资的石化项目,也是浙江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最大合资项目。
全国律协副会长、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主任章靖忠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持续时间长、复杂程度高,从前期法律研究、项目审批、与文莱政府的项目实施安排,再到项目建设,都涉及法律问题,天册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自2013年以来,为该项目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法律服务,有效推进了项目进展。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崔海燕就像一只翱翔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海燕。她带领涉外团队代理的杭州某公司就德国某公司设备进口合同纠纷提起仲裁获得胜诉,成功帮助宁波某民营企业以和解方式解决与欧洲某上市公司上亿元的经销合同争议等。代理某国有企业应对因造船保函引发的7亿元追偿权诉讼,历经4年案件最终获得和解,被客户称为奇迹。
服务创新经济法律护万众
浙江是创新大省,作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发源地之一,已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
但去年以来,网贷平台频频“爆雷”,电子商务纠纷频出,浙江律协组织律师组建“互联网+”法律服务团,成立P2P网贷风险课题调研小组,编印出版《网贷平台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汇编》,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保障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知识产权在创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重要,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来源。
商标保护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痛点。浙江湘湖律师事务所帮助杭州某软件开发公司应对广东某公司恶意抢注软件商标、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成功打赢恶意抢注软件商标侵权官司,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商业秘密保护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从去年开始,浙江律协知识产权专委20位委员分成小组,启动商业秘密调研,给企业编印商业秘密管理手册等资料,提高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
浙江律协会同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连续开展九届律师知识产权巡回宣讲,推荐专家律师成为省商标品牌专家顾问团成员,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引导全省律师做好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并出台各类操作指引,指导律师法律服务标准化,为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也为推动浙江创新经济注入一剂催化剂。
【编辑:韩成娟】